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驮水,献给老去的人们。

    信息发布者:张德龙
    2018-10-05 07:56:39   转载

    王忠堂:驮水

    原创: 大靖明月 大靖明月 昨天

    我的大西北李广田 - 我的大西北

    【大靖明月】微信平台2018277


    由于工作性质,这几年常在外奔波,和一群年轻人同吃一锅饭,共住一层楼,过着集体生活。每每看到年轻人的办公室或宿舍总是“长明灯”,水龙头也没完没了的滴答滴,心中就会隐隐作疼,那滴水的声音宛如心上滴血的情景。很想语重心长的教育几句,但又怕他们不屑一顾的样子刺疼我微薄的自尊。反正都是零打碎小之事也不能一一计较,尽自己所能,行举手之劳,节约一滴是一滴,剩下一度是一度,久而久之我也习惯了这份“差事”。并不是我的道德有多高尚,而是曾经在农村驮水吃,甚至没水吃的艰苦岁月让我懂得水源的珍贵。年代不同,生活环境不一,给他们说这些那真是讲起来是笑谈,听起来是奇闻。也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深深体会“水是生命之源”的内涵

    说起驮水,就不得不说说孩童时代那一段深刻的记忆。我的老家在古浪县昌灵山的南脚下,松根水养育着这里的几百户人家。不知是哪一辈祖先发明了驮水的办法,一直延续到我们这一代。驮水用的工具较多,是每家每户这是必不可少的东西,首先是两个大小同等,各自带有两个“耳朵”,还穿圆圆的“耳眼”的方形且又稍带椭圆的木桶。然后要有结实的“攀桶绳”,顾名思义就是把两个木桶能连在一起的绳子,“攀桶绳”是根据驮水牲畜肚皮的大小,把绳子打个死结,绕成8字型,套在两个木桶左右耳朵上,再用一根木质较好的杠子,顺着四个耳眼穿进去,穿杠子时一定要把紧挨木桶“耳朵”的绳子压在杠子的下面,把8字交叉点放在杠子的上面,否则就起不到攀桶的作用了。还要给驮水的牲畜背上铺一块比较平整的垫子,垫子上面把有“凹”形的驮水鞍子放上。一切准备就绪,要么从牲畜的头前面,要么从屁股后面,两人把水桶合力抬到牲畜背上就可以出发驮水了。



    夏天,泉水充足,驮水也很简单,人们不会为水发愁。只要你家牲畜乖觉,到泉上把水桶灌满后根本不用跟在屁股后面操心。这些忠实的驴啊、骡子、马啊,很有经验,平路上加快步伐,上下坡时小心翼翼,绝对尽职尽责,安全送水到家。如果是年轻的牲畜驮水,特别是烈性的骡子和马驹,那主人可就要时刻提高警惕,缰绳一刻也不能离手,还要处处观察这些小家伙的动向,它们玩性十足,走路一摇三晃,喜欢蹦蹦跳跳撒欢儿,稍不注意,就会给你捣蛋,轻者水桶落地,重者木桶粉身碎骨。记得我家那时养着一匹长得独有特色的马,它的鼻梁、马鬃、四蹄、尾巴都是白色,其它部分是红色。据老人们讲,此马“四蹄登云”,属于纯血统的蒙古马。当时,二哥喜欢的不得了,把它经营的膘肥体壮,全身发亮。这马也特有个性,平时骑着它,会快步如云,稳稳当当,显得兴高采烈又忠心无比,可让它驮水,立马会变得没精打采,露出深恶痛绝的表情,如果加一强迫,它会不顾一切的严重“抗议”。倔强的二哥总想驯服,然而,不知摔了多少木通,终就没有成功。也许它是一匹“千里马”,但来错了地方,我们不是“伯乐”。

    记忆里家乡的冬天特别冷,尤其到了寒冬腊月,冷空气阻止了流水的脚步结成了冰,泉眼的滴水比天使的眼泪还珍贵。没有水,生命就会凋谢。全村上千口人以及无数牲畜的饮水成了最大的困难,驮水是最艰巨的任务。为了让家人喝上水,人们会深更半夜冒着严寒排队驮水,然而,小的不能再小的一股流水怎么也满足不了长长的队伍,驮桶水需要半天甚至一天时间。为了排队偶尔会发生争吵或打架事件,但大多数村民们都是热心肠,往往会把妇女和小娃娃们照顾在前,被照顾的人也怀着感恩的心,知道水的来之不易,灌上半桶水就会知足的匆匆离开。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耐不住性子,就顺着水路到昌灵山深处砸冰块,或者把因晒不到太阳而难以融化的积雪弄回家中解燃眉之急。二哥有次早上八九点钟出去驮水,可到了下午五六点钟还没有回来,着急的全家人找遍了周围的各个角落就是不见人。晚上八九点钟,二哥骑着驴回来了,已经冻得全身麻木的二哥怎么也从驴背上下不来,我们兄妹几个合力把他抬到屋里,在炉子上烤了半天才有知觉。父亲看着两半桶雪水,我第一次见他流下了倔强眼泪。



    由于母亲去世的早,父亲为了生活常年在外奔波,家里就我们兄妹几个。驮水的重任自然落到了大哥和二哥肩上,而我也有光荣使命,那就是“借水”,说是“借”,其实就是“要”,因为在冬天我们根本没有偿还水的能力。我隔三差五就到左邻右舍家借水,每到别人家,我总是感觉很难为情,也很委屈,心里憋涨的说不出话,就把手中的水壶扬一扬,邻居家的婶婶看到后马上明白我的意思,赶忙接过水壶,灌满水后递给我,顺手还在我头上抚摸几下。我总是提着水壶匆匆逃离,连个谢都不说,现在想起,我欠她们太多的一句“谢谢”。如果邻家正好也没水,她们就不厌其烦的给我解释,为了证明确实没水,还解开水缸盖让我看,好像没有水是自己的错。特别是和我家墙连着墙的赵婶婶对我们更是无微不至的关怀。每次家里没水,我就把水壶放在墙上喊,只要是冬天我一喊,赵婶婶就知道我的来意,可以说在她家“借水”我已经是轻车熟路了。有一次,天特别冷,我站在墙上喊了好长时间,就是不见动静,可明明看她家里有人,不懂事的我,继续扯着嗓子喊,终于,门开了,赵婶婶提着一壶冒着热气的水,非常谨慎的倒在我的水壶里。傻傻的我兴高采烈的直呼还是开水,并把冻僵的小手在壶上捂了又捂,当我懂事后,才明白那是她家当时唯一的一壶开水啊。“受人滴水之恩,要有涌泉相报”,可惜,直到现在我也没有报答的机会。前年,几个老乡在兰州相聚,正好赵婶婶的儿子也在,大家都互相敬酒祝福。当我给赵婶婶的儿子敬酒时,我刻意端了一杯茶来敬,大家都起哄说我投机取巧,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讲了这个故事,在座的各位都沉默了,不知是谁打破了沉静,提议以水代酒,为艰苦岁月共同干一杯。



    回忆总是辛酸的眼泪,千言万语抵不过一句话:水是生命的源泉,它孕育了天地之生灵,让生命生生不息,在历史长河里不断蔓延,不要拥有时不珍惜,失去时后悔莫及,“如果不节约用水,地球上最后一滴水,将是人类的眼泪”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